【開明父親】劉小康父子合作為故宮設計豬雕塑 設計師爸爸放養兒子從不設限
發布時間: 2022/06/17 18:10
最後更新: 2022/06/21 15:30
這個訪問緣起於故宮,因為劉小康是故宮貴賓室藝術總監。但細問之下,才發現虎父無犬子,無心插柳,兒子劉天浩也走上父親的設計路。沒有預設,一切隨緣,天浩也沒有繼承父親設計公司的壓力。就好像劉小康大半生都在努力其「椅子戲」,最重要是兒子找到他適合的位置。
今年64歲,半退休狀態的劉小康,回望他一路走來的設計路,也是順應時勢。「靳叔(靳埭強)想做畫家,但卻因誤打誤撞才做了設計師。而我則是順應香港社會的發展,行業的轉變,找適合自己的空間。香港是一個很獨特的城市,港英年代造就了一個國際化的社會,而我們的國際經驗,對國內的專業發展很有幫助,因此近年也順勢幫助國內的公司做設計。」
他的代表作也是他人生的轉捩點,便是替Watsons蒸餾水設計水樽。「我一直做平面設計,海報設計就算得獎也並不是很多人會見到,但設計這水樽,真正的商業產品,感受到做好一個product,能夠每個月和幾百萬人分享,影響力很大。而設計的價值,通過這些產品最容易有滲透力。」
劉小康覺得他們那一代的設計師,經過幾十年的實踐,最大的優勢是有國際視野,但現在的年輕人在本土發展不錯,但就跳不出國際,可以說交流平台不夠國際化。
一個設計師,成功與不成功在於細節,是否能夠做到最好,決定在細節的處理。年輕人許多時候缺乏經驗及細節的處理,我們以往在理工大學接受英國人的字體訓練,眼睛很銳利,差少少就是差少少。
兒子寧做泛領域設計師
兒子劉天浩今年33歲,在16歲至27歲期間,他一直漂流在外,美國3年,荷蘭7年。他沒有刻意不去讀設計,而父親以為他愛寫作,會揀一些人文學科來讀,但想不到在美國高中的訓練,令天浩在美術方面的成績突飛猛進。
天浩提到小時候的親子活動,也是一個培養美學的培訓。「我們會去跳蚤市場,在一堆看似垃圾的東西,找到一些有價值的好東西,是一種幾好的訓練。」劉小康又會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去旅行去參觀博物館,當中對作品的討論,對天浩也是一種啟蒙。
結果天浩經父親介紹下,入讀了荷蘭著名的設計學院--Design Academy Eindhoven。劉小康指Eindhoven是飛利浦(Philips)品牌的發源地,而這間學校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(RCA)齊名,有許多超前的教學理念,而天浩是拿著自己的作品飛往荷蘭考試。
劉小康笑言兒子在外留學,與他的交流,許多時都是透過太太,而想知道兒子身處何方,看看信用卡簽帳便知曉。
輸獎更令人成長
天浩畢業後,沒有加入父親的設計公司——靳劉高設計,只是兼職幫父親的忙。「我會形容我是一個泛領域的設計師,即是指工作包括多種設計,如平面、室內、產品、展覽等等。」劉小康解釋,他們以往設計師掌握了一門手藝,就會專注做某一類的設計,但現在設計師的重要性在於思維,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手藝,那就可以做很多東西。「因此我公司操作的方式已不適合他,不是新時代模式。如果公司發展至另一階段,不抗拒他回來幫手。」
不過,嚴母可能對天浩有點期待:「媽媽早幾個月問我:阿仔,你好像今年無攞獎噃?!」天浩曾經因為設計了一枝原子筆,而拿了「思誕行」中國文具大賞金獎及當代好設計獎(由德國 Red Dot與廈門文廣傳媒集團共同發起)兩個獎項。開明的父親替兒子打完場:「我和靳叔加起來,都拿了六、七百個獎,但現在已少攞獎了。」
曾經獲獎無數的劉小康,對於獎項有自己一番的體會:
攞獎得到的經驗教訓,不夠輸一個奬大。贏獎固然開心,但就不會再計較;輸了就會耿耿於懷,會想是評審還是我的問題,抑或是中西文化差異。
相信天浩應該「收到」了,所以對拿獎無壓力。
「作為父母,當然想他開開心心,找到自己想做的去發展。但如果是一位設計師,就因著他過去的不一樣視野,希望他為香港帶來不一樣的新元素,學以致用,發揮精采。」設計師父親對設計師兒子的期望。
「椅子戲」不斷上演
「椅子戲」早已成為劉小康設計上的icon,因為他在這方面已花了20多年的時間。他解釋是因為97年前,前港督彭定康忽然民主,除了三級議會外,連藝術館的顧問也要公開選舉一番。「大家想爭權力,但又不懂去坐,因此我做了一些公共藝術品,是一些空凳但大家不識去坐。」但這椅子概念,明眼人甚至追溯到1985年劉小康為中英劇團設計的《我係香港人》海報,那時候已出現一張半中半英的椅子,大家已開始思考身份問題。
劉小康說:
一個人喜歡坐甚麼凳是一種心態,大班椅?議會上的凳?還是梳化?人對位置的尋求,其實由坐開始。
如果換轉今天,要設計一張椅子,代表今時今日的香港,劉小康會說是Folding Chair,可以打開成4張,雖然身份有轉移發展,但不會脫離母體,一環扣一環。
兒子操刀故宮商標設計
故宮開幕在即,萬眾期待,劉小康負責替故宮作形象設計,包括logo、紀念品、定位及品牌策略等,而可見的實物就有VIP房士林館內的椅子、屏風、茶几、古董架等,但未開幕,現在仍要賣個關子。
另一個與故宮的合作計劃,就是「十二肖 Project Twelve」,匯集12位著名本地設計師及12組本地年青設計師,共同創作以12生肖為題的藝術作品。劉小康負責設計的生肖是豬,而他太太屬豬,這作品早已亮相。「在漢字,『家』字有豬字在裏面,而豬在中國人的農民生活裏,家有豬是一種幸福的感覺。」而這作品不只是一隻豬而是有兩隻,因為劉小康認為形成一個家不只一個人,起碼要有兩個人,才有這設計上的考慮。
在年青設計師當中,天浩也是其中一分子,回應父親的豬設計,他以《山海經》的怪物「並封」為藍本,將兩隻豬連起來,但卻向相反方向,有回望過去、展望將來的意思,而他覺得博物館也是這樣。「這豬呈現出來的形態也像心臟,因為最近便有新聞提及有人移植了豬的心臟。」
天浩也負責故宮的商標設計,一看那梯形,便會聯想到故宮建築的外貌。「商標的顏色是參照故宮的黃磚瓦頂,這是非常罕有的,我們還特登問古董商借來磚瓦去對色。」而HKPM(Hong Kong Palace Museum)背後的圖案:「有匯聚及擴散之意,而層層遞進有穿越歷史的感覺。」天浩說。
記者:何小雲